聊ubuntu怎么启动python这个话题,感觉就像是新搬进一间毛坯房,面对着四面白墙,手里攥着一把锤子,既兴奋又有点不知所措。那黑漆漆的终端(Terminal)窗口,光标一闪一闪,仿佛在对你说:来啊,造作啊。而Python,就是你手上最趁手的那件工具,能帮你敲敲打打,把这空房间变成一个功能齐全的工作室。
所以,别怕。启动Python,在Ubuntu的世界里,根本不是什么需要正襟危坐的大事。它更像是一种…本能。
最直接、最赤裸的方式:在终端里和Python“面对面”
这是每个在Linux环境下厮混的人都必须掌握的,也是最有“极客”范儿的方式。
打开你的终端。不知道在哪?按下 Ctrl+Alt+T
,这个组合键就像是芝麻开门的咒语,一个黑色的窗口会Duang一下弹出来。
然后呢?关键时刻来了。你可能会下意识地敲下 python
然后回车。然后… boom!你可能会看到一个 command not found
的报错,或者,更诡异的,你启动了一个老掉牙的Python 2.7版本。
打住!在今天的Ubuntu世界里(基本上是近五六年来的版本),请你从心底里记住这个命令:
python3
对,就是 python3
。因为历史遗留问题,python
这个命令在很多系统里被预留给了Python 2。而我们,作为活在当下的人,当然要拥抱Python 3。所以,毫不犹豫地,在那个闪着光标的窗口里,敲下 python3
然后回车。
你会看到什么?
“`
Python 3.x.x (…)
Type “help”, “copyright”, “credits” or “license” for more information.
“`
看到那三个大于号 >>>
了吗?这就是圣地!这就是Python的 交互式解释器(REPL)。它就像一个超级加强版的计算器,一个随时待命的魔法棒。你在这里输入的每一行Python代码,都会被立刻执行。
试试看:
“`python
print(“Hello, a fresh new Ubuntu world!”)
233 * 3
a = “这感觉太棒了”
a
“`
感觉到了吗?这种即时反馈的快感。在这里,你可以测试一小段逻辑,验证一个函数的用法,或者干脆就是做点数学计算。想退出这个“仙境”?输入 exit()
或者直接按下 Ctrl+D
,你就又回到了那个熟悉的、带着 $
符号的命令行世界。
写成“剧本”,让Python按部就班地表演
交互式玩法虽然爽,但终究是小打小闹。真正的项目,是把你的指令写成一个脚本文件,让Python一次性、从头到尾地执行。
这也很简单。
-
创造一个文件。还是在你的终端里,找个你喜欢的地方,比如你的家目录。
touch my_first_script.py
,一个空的Python脚本文件就诞生了。.py
的后缀名是约定俗成的,它像是在告诉所有人:“嘿,我身体里流的是Python的血。” -
往里面写点东西。你可以用任何文本编辑器。对于刚上路的朋友,我强烈推荐
nano
,简单粗暴。就输入nano my_first_script.py
,然后把你想要Python做的事情写进去。“`python
my_first_script.py
name = “极客玩家”
print(f”你好,来自脚本文件的问候,{name}!”)
print(“这证明我已经成功运行了一个 .py 文件。”)
``
Ctrl+X
写完后,,然后按
Y`,再按回车,保存退出。一气呵成。 -
运行它! 怎么运行?还是那个老朋友:
python3 my_first_script.py
回车。你会看到脚本里
print
的内容被完美地输出了出来。这感觉,就像你从一个即兴演讲者,变成了一个写好了剧本的导演。一切尽在掌握。
还有一种更酷的方式,让你感觉自己像个真正的黑客。修改你的脚本文件,在第一行加上一行特殊的“咒语”:
#!/usr/bin/env python3
这行被称为“Shebang”,它告诉操作系统:“别瞎猜了,请用python3来执行我这个文件!”
然后,在终端里给这个文件加上“执行权限”:
chmod +x my_first_script.py
现在,神奇的时刻到了。你不再需要输入 python3
这个命令了,直接像运行一个程序一样:
./my_first_script.py
怎么样?是不是瞬间感觉自己的段位都提升了?
告别简陋,拥抱现代化的“集成开发环境(IDE)”
终端虽好,但当你面对成千上万行代码的复杂项目时,它就显得有点…朴素了。你需要更强大的武器。这时候,IDE 或 代码编辑器 就该登场了。
在Ubuntu上,VS Code 几乎是无可争议的王者。它免费、强大、插件生态丰富到令人发指。你可以去官网下载 .deb
包,双击安装,简单得就像在Windows上装软件一样。
装好VS Code后,启动Python就变成了一种全新的体验:
- 你不再是面对一个黑漆漆的窗口,而是一个色彩斑斓的界面。代码的关键字、字符串、函数,都被高亮成了不同的颜色,一目了然。
- 你只需要在VS Code里打开你的项目文件夹,它会自动识别出你的Python环境。
- 想运行脚本?右上角通常会有一个绿色的“播放”按钮,点一下,代码就跑起来了,输出会显示在下方的集成终端里。
- 它还有代码提示、自动补全、调试(打断点、单步执行,这可是神器!)、Git集成…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编辑器,它是一个武装到牙牙齿的开发工作站。
当然,如果你是做大型企业级项目,或者数据科学,PyCharm 也是一个极其优秀的选择。它更“重”,但也更专注,提供了更多开箱即用的高级功能。
用IDE启动Python,你失去了一点点原始的、硬核的触感,但换来的是效率的指数级提升和无与伦比的舒适度。
进阶玩法:用“虚拟环境”给你的项目一个“洁净室”
最后,聊一个可能新手会忽略,但绝对、绝对、绝对重要的事情:虚拟环境(Virtual Environment)。
想象一下,你同时在做两个项目。项目A需要某个库的1.0版本,而项目B偏偏需要同一个库的2.0版本。怎么办?如果你都把它们装在系统里,它们就会打架,这叫“依赖地狱”。
虚拟环境就是解决方案。它能为你的每个项目创建一个独立的、与世隔绝的Python环境。每个环境里安装什么库,版本是多少,都只对当前项目生效,互不干扰。
在Ubuntu里创建虚拟环境,只需要一行命令:
python3 -m venv my_project_env
这会创建一个名为 my_project_env
的文件夹。然后,激活它:
source my_project_env/bin/activate
你会发现,你的终端提示符前面,多了一个 (my_project_env)
的前缀。看到这个,心里就踏实了。这意味着你现在进入了这个项目的“洁净室”,在这里面用 pip
安装任何东西,都只会影响这里,污染不到外面的世界。
所以,启动Python,究竟是哪一种方式?
是 python3
命令后那三个闪亮的 >>>
?
是 ./my_script.py
之后屏幕上跳出的那行问候?
还是VS Code里那个绿色的播放按钮?
答案是,它们都是。从最底层的交互,到最高效的工程化,Ubuntu怎么启动Python,其实是在问你:今天,你想以哪种姿态,开始你的创造之旅?
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