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儿子一起成长(和儿子一起成长感悟)

和儿子一起成长(和儿子一起成长感悟)

#育儿事务所#目前,由于应试教育的重压,使最富有人情味的家庭教育,仿佛也在异化。作为家长,甘为孩子付出惊人的物质代价,却不知道孩子究竟需要什么,真正能给孩子交心的家长微乎其微。那么我们如何走进孩子心灵呢?

一、主动诱导,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作为家长,要经常和孩子做语言交流,从交流中培养他的口才。孩子五岁时,晚上我指着天上的流行对他说:“孩子,快看那是什么?”他漫不经心的看了一眼道:“妈,你连那都不知道,那是星星们撵着玩哩。”虽然他的回答离我的初衷相去甚远,但我还是给以肯定:“孩子,你的想象力太丰富了,妈妈都想象不出流星是在玩耍哩。”“原来那叫流星?!妈妈,流星怎么在天上乱跑,不怕掉下来吗?”孩子好奇的问。我就及时的给他讲了有关天文知识,这给他以后爱好天文不无关系。每个儿童的脑海中都有无数个不断变化的问题。同样一个问题在孩子感兴趣时,几分钟就能教会,而当孩子好无兴趣时,往往几个小时,甚至几天都学不会。一天孩子望着从巢中飞出的燕子问;“妈妈,燕子怎么不和麻雀一块玩呢?”“他们不是一个家族。”我不加思考的回答。“那,你姓董,王阿姨姓王,那么怎么经常在一块玩呢?”孩子追问。我急忙说道:“对不起,妈妈用词不准确,不应该用家族这个词,应该说他们不同类。”那么他们属什么类呢?”孩子继续问。其实,每个孩子都有他求知的愿望,关键是我们如何引导,不要轻易“埋葬”孩子的求知愿望。

二、多鼓励,少批评,走出教育误区平时,家长一看到孩子这次成绩不如上次好,就大惊失色,批评训斥。发脾气实际上是黔驴技穷,怕就怕你和风细雨,和颜悦色,一下子走到他的心里去。家长只盯着孩子的分数,而看不到分数之外学生的天分,那就不配做家长。家长往往拿自己的孩子给别人的孩子比,而没有一个孩子拿自己的家长给别人的家长比,这说明孩子的胸怀比家长还要宽广。大人都是从小孩子过来的,但大人们从不肯原谅孩子的过错,却把自己年幼时的过失拿到人前去炫耀。明知道学习是孩子们觉得最苦的事,却逼着孩子们去受罪,不愿想解救孩子的办法,一代一代都用这种陈旧的方法去泯灭孩子的天性。有时,父母一句亲切的话语、一道理解的目光、一次真诚的关怀、一个温馨的微笑、一回适时的鼓励,不用花你一分钱,父母反而做不到,却愿花掉金钱去请家教,请心理医生。其实,应该看心理医生的是家长,而不是学生!

三、顺其自然,不要泯灭天性当学生对学习厌倦时,教育者应该反思,这种教育是有益还是有害。天灾人祸是一时的灾难,而一种教育制度的产生,不仅影响到一个家庭,而且,影响到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。称职的家长,像一粒火种,点燃孩子心中的热情,让孩子充分发挥能量;愚蠢的家长像一块坚冰,让孩子耗尽心中的热情,消磨生命。不称职的教师,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;优秀的教师把三六九等的学生教得各显神通。其实人的智力是没有多大差别的,而意志有差别,一个有毅力的人,不管把他摆在什么位置,他都会表现得很出色、很优秀。作为家长,自己不能出人头地,却希望或孩子成龙成凤。要知道,不是所有的矿物质都能提炼成金子,不是所有的植物都能长成参天大树,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强者!其实,做人下人痛苦,做人上人也不一定幸福,只有做人中人,才会体会到做人的幸福和快乐。寻找快乐是孩子们的天性,一旦泯灭这种天性,对他终生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。恐惧、压抑是摧毁孩子身心健康的原子弹。对孩子来说,幸福是什么,幸福是一种没有过高欲望的心态。而大人却不知足,该收场时不收场,句号画大变成零了。

四、走出心灵的困惑,快乐成长每个人都有一块感情的自留地,对孩子感情的教育和引导,要及时到位。对家长来说,关心孩子的成长,要坚持始终,一次的错过,将是终生的过错。当孩子十五六岁时,感情最脆弱、最经不起诱惑,又最要强、最要面子、最不知所措的年龄,异性之间容易出现朦胧的感情,就连当事者也说不清道不明。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感情的变化,引导他们走出感情的误区。当发现孩子有这种矛头的时候,我做了冷处理,写了这样一段话,放到孩子能看到的地方,看似无心,其实有意。我写道:人没有初恋便是空白,人只有初恋便是遗憾。它是人生中最自然、最纯真、最执著、最无忌,而又最隐蔽、最幼稚、最脆弱、最不堪一击的一种情愫。一会儿使你扬眉吐气,一会儿又是你垂头丧气,有时让你登上希望的顶峰,顷刻又是你跌尽失望的深渊,他翻开了人生的第一页,当你复习人生的时候,最先在心海中泛起来的是它,它永远闪耀着人性的光辉。听见男女同学私下说几句话,看见他们写上一张字条就大惊小怪,其实是虚伪的,那才叫心理不正常。看了我写的话,孩子又在上边加了几句:学生时代就谈恋爱,将会失去许多爱他的朋友。通过笔谈,我们母子沟通了思想,我觉得这比问题明朗化要好得多。

对待孩子,最忌冷嘲热讽,连父母都瞧不起的孩子,让他们到哪里去找自信、找依靠?其实,人人都需要安慰,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们。总之,作为父母,要经常和孩子沟通,要让孩子敢于和你说真话,父母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文化底蕴,而且,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。机智的父母,无论说话也好,办事也好,往往具有较深厚的思想内涵、较强的生活气息和感染力,语言具有特殊的魅力。有魅力才有吸引力、亲和力、感召力,这样的父母才能称得上合格的父母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叶枫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ivip.net/94432.html

(0)
上一篇 2022年6月24日
下一篇 2022年6月24日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